我国对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管控逐步收紧,地方也在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到目前为止,危废处理前景毋庸置疑,入局者甚多,布局者提速,但是供需关系并未达到平衡点。也就是说,危废市场仍待“开荒”,如何裹挟核心竞争力强势“扩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命题。
危废市场仍存大片“荒土” 多方入局打响争夺战
危险废弃物处理方式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摆脱“危险”属性,比如易腐蚀,易燃,有毒有害等等。因此,我国对于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管控趋严,电子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等都是重点管理项目。
为了响应危废处理的中央政策,全国各地展开了规范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陕西印发危废处置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四川发布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将其纳入更完整的处置产业链中;河北省直接联合环保、公安以及卫计部门,出动专项人员数千名,抽查危废处理相关单位,并且严厉打击犯罪团伙。
当然,这仅仅是我国各地行动的冰山一角。面对危险废弃物处理问题,上有中央政策支持,下有地方出谋划策,还有环保督查传导治理压力,力争全方位压实治理责任。业内人士建议,要监管危废转运处理一条链,全面杜绝“以邻为壑”现象重复发生。同时,加大打击力度把好关。
很显然,危险废弃物的特性决定,这类型的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优先管控和无害化处理。政府的态度已经明朗,市场的风向也随之锁定。甚至有专家称,洋垃圾入境管理新规的发布,以及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的更新直接为危废处理市场再添了一把火。
我国专业处置危废企业虽然不断增多,但是高行业壁垒意味着入局门槛势必会筛除部分参与者。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我国危废处理市场呈现涌入者众多,处理能力却没有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反过来,这种能力缺失进一步体现了供需的失衡,高利润仍不断吸引着从业者抢入市场。
因此,跨界资本和商家或是带着资本,或是通过并购,或是链接技术,开始介入危废处理市场。而原本身处其中的企业自然不能坐等市场份额被瓜分,加速布局,抢先“圈地”就成为了不少企业的选择。至此,危废处理市场争夺战逐渐白热化。
比如,雪浪环境,烟气净化系统业务增速仍然较快,2017上半年危废处置业务营收增速有所回落。但是雪浪环境依然坚持双主线推进规划,尤其是无锡工废桃花山、上海长盈以及宜兴凌霞等项目都是捷报频频,危废处理业务规模有望实现进一步扩张。
比如,东江环保,作为危废处置行业的龙头企业,2016年营收超26亿,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逾14亿。目前,东江环保危废经营资质多达44类,各类项目横跨多个省市和地区,业务结构转型升级效果显著。未来,东江环保仍计划加大危废处置技术研发,并且打造配套发展一站式服务。
不过正如上文所说,尽管入局者众多,布局者加速扩张,危废处理市场仍处于“开疆扩土”时期。据公开资料显示,危废处理行业整体还没摆脱“小而散”的格局,处于顶端的企业甚至没能撑起市场的“半边天”。
这意味着什么?危废处理市场仍有大片土地等待开荒,无论是龙头企业,跨界资本还是“小而美”都有望继续分割剩余过半的“蛋糕”。但是仍需要警惕的是,危废处理行业已经呈现出淘汰整合趋势,核心竞争力,例如技术和管理都要跟上需求增长才能保证占有一席之地。
对此,专家建议,中小企业不妨通过研发合作,管理互补,股权投资等方式,为自己争取原始积累。在起步阶段,力求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专业技术,优化管理水平,着力保障可持续运营。